2012年普通高校自主选拔考生、艺术特长生志愿填报工作已于5月13日结束。近日,金华市招生办透露,今年金华市高考报名结果显示:3.4万名高考生中2709人是艺考生,占了近8%。全国的情况更甚,这在高考生源减少的大背景下引人关注。
与此同时,《北京考试报》报道了去年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七成改行的新闻,引起人们的忧虑。“艺考”那么热,学生毕业后都找得到工作吗?
改行多缘于竞争过于激烈
毕业4年来,孙建只在唱卡拉OK时才展现自己的专业———声乐。他现在是杭州一家公司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,与音乐几乎不沾边。
“有时想起自己花了7年多时间学音乐现在却用不上,觉得很遗憾。”孙建说。他从小喜欢唱歌,初中时到处打听哪里能学声乐。他考进了浙师大文化艺术学校,后来又考进浙师大艺术学院。他上大学后才意识到,浙师大培养出的艺术人才“比下有余,比上不足”,在演艺圈根本没法跟中央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材生竞争,师兄师姐们大多去中小学当音乐老师。
孙建不想当老师。大三时他是浙师大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,有一次搞活动遇到了浙师大工商管理学院一位客座教授,对方赏识他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,把他招进自己的公司。现在,他已是公司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。
浙师大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说,该院60%~70%的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,“一本”生中这个比例高达近80%。其他毕业生走向还有政府的文化部门、少年宫、琴行、一些单位和企业的行政部门等。
“去年的本科毕业生35%考研。”浙师大文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宝富说。该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本科生,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培养研究生。由于目前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,急需师资,研究生就业情况很好。而本科生不能去中小学教书,到传媒等相关单位又竞争激烈,很多人就选择了继续深造。
对行业内单位“僧多粥少”的现状,浙江传媒学院毕业生小张也颇有体会。她学的是录音艺术专业,应聘了多家杭州媒体都没成功。回金华一问,电视台不缺录音师,只要既能写稿又能编辑制作的人。小张无奈改行,做了一份与专业无关的工作。
“艺考”成本高但“回本”慢
2005年,小徐参加浙江传媒学院“校考”时全家出动,总开销近1000元。
学钢琴的小蒋费用高得多。除了考试成本,高三起她每周一次去上海上辅导课,成本好几万元。
几年过去,“行情”早已上涨。上海老师每节课的收费涨到800元,金华本地老师也要300元一节课。
“选择艺考的都是家里条件好的。”小徐说。没有基础的考生通常不敢报艺考,即使是编导、主持这样与钢琴相比基础不那么重要的专业,“校考”面试时也需要表演才艺。这些才艺,都是用钱堆出来的。
艺考生的成本如此高昂,那么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找到高薪工作顺利“回本”呢?
浙江传媒学院后期制作专业的学生小思2008年毕业,进了义乌电视台做节目后期制作,专业很对口。“那时候真的好开心啊,大家都是年轻人,工作也有意思”。但因为收入太低,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,连租房、吃饭都紧张。小思只得改行。
浙师大艺术学院竹笛专业的男生何敬文也是改行者之一。去年毕业的他现在是个小有名气的婚礼主持人,因为工作需要表演唱歌、器乐,还算跟专业有关。
“我喜欢舞台。”何敬文说,他从大二下学期起,在一个师兄介绍下经常去企业年会、酒会、促销活动演出,毕业时就决定做这一行。后来他发现,只表演吹笛子看的人不多,收入也提不上去,市场最欢迎的是连说带唱带演奏的主持人,就积极向这方面转型,如今他月收入过万。
“有一技之长的艺术生就业还是容易的。”郭克俭说。比如该校钢琴专业的毕业生,在琴行打工每月能赚2000~4000元。关键是学生前期投入大,就业期望值高,待遇不够好的单位就不愿意去。这也是许多北京、上海等地高校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“漂”着的原因。
不少考生把“艺考”当“备胎”
金华八中的艺术教育在市区颇有声誉。该校教师羊敏说,今年除美术生外的艺术生有七八个人,分别考模特、空乘、编导等专业,目前省统考已经通过,但“校考”的情况不尽如人意。主要原因是,前几年考得特别好的学生进高中时是艺术特长生,底子好。但今年的考生多是文化课不理想,家长才找老师商量让孩子参加艺考。
“每年的学生中,都有一部分上高中前从来没学过艺术。”郭克俭说。不少高二学生觉得上“一本”希望不大,高中老师就会出点子:形象好、性格外向的就考音乐,身体好的就考体育,字写得好的就考美术。也有部分学生小时候学过艺术,甚至小学阶段钢琴就过了10级,初中起把兴趣班全部停掉拼文化课,要是成绩不理想,高二起就转成艺术生。后者的转型相对容易,前者难度较高,通常也会选择对基础要求不高的专业。
“曲线高考”学艺术划算吗?
众所周知,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分数的要求较低,使一些家长和考生把艺考当成“曲线”上大学、上好大学的捷径。
小张就是“走捷径者”。当年她的高考成绩只够“三本”,学费贵,专业也一般。幸好高三上学期她偶然知道了浙江传媒学院招艺考生,就去报名参加了“校考”。她小时候学过钢琴,本科专业里只有录音艺术沾点边,就考了这个专业。填志愿时她犹豫了很久,最终觉得虽然对录音不了解,总比理工科专业好学,况且杭州离家近,也算个不错的选择。尽管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,但小张觉得有本科文凭在手,对就业还是有利的。
“艺术类的招生规模确实太大了。”黄宝富说。他了解到,河北的一家传媒学院仅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招了10个班400多人,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系一个年级就有1000多人。师资不足只得外聘,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没什么好处,将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优势也不大。
黄宝富认为,讨论“划不划算”的问题,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大学教育。如果只把它当做就业的途径和手段,改行当然不划算;但如果把读大学理解为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人文的智慧过程,把艺术教育分为精英化和大众化两种,就可以接受。浙师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中,有人进了电影院,有人到北京闯荡当编剧,有人考了公务员,也有人换了小学教育或金融学专业考研……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福建114招生网 –福建招生考试信息网,福建高考政策,福建高校推荐,福建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
62.5]